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具体的茶饮选择方面,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选择,因而产生了各民族不同的饮茶习俗,甚至在汉族内部各个地区的饮茶特征也不相同,自古称作“百里不同俗”,如回族的“盖碗茶”、佤族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具体的茶饮选择方面,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选择,因而产生了各民族不同的饮茶习俗,甚至在汉族内部各个地区的饮茶特征也不相同,自古称作“百里不同俗”,如回族的“盖碗茶”、佤族的“烧茶”、傣族的“竹筒茶”以及白族的“三道茶”等等。
以文人雅士为主,追求“精俭清和”精神的文人茶艺是文人的品茗艺术。文人茶艺对茶叶、茶具、用水、火候、品茗环境及参与人员都有严格要求。
现在的文士茶艺是在历代文人雅士饮茶习惯的基础上经后人加工整理而成立的。文士茶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代文人雅士喜爱将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更多的注重茶之“品”而非以解渴为目的。他们在品茶时讲究环境静雅、茶具之清雅,更讲究饮茶艺境,以怡情养性为目的,因而反不注重茶、水、火、具,更注重同饮之人。
近几年来,宗教茶艺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禅茶茶艺、三清茶艺、观音茶艺、太极茶艺等这些宗教茶艺是佛教、道教与茶结合的结果,随着茶内涵中人文因素的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被寓于人文因素之中,成为修道、修身的载体。
宗教茶艺的形成与自古我国佛道与茶结缘甚深是密切相关的,宗教茶艺气氛庄严肃穆,礼仪特殊,茶具古朴典雅,以天人合一”“茶禅一味”为宗旨,讲究修养心性,以茶释道。
每种茶艺追求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均与其代表的社会阶层文化观念相融通。
以乌龙茶为例
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和中国名茶之乡。产茶和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安溪,不但有独到的乌龙茶采制技艺,而且十分间就品茶艺术。品饮乌龙茶,茶叶选用铁观音等名茶;茶水选用山泉水、井水和甘净的溪水;茶具选用“茶房四宝”;冲泡品茶更有技巧。“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品饮安溪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安溪茶艺的总体要求具有安溪茶乡的独特风格,融传统茶艺与现代茶艺风韵为一体,加以艺术润饰,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加深了解沏茶艺术,并得到美的享受。
茶艺小姐八人,头饰圆髻插花、身着旗袍。
表演开始,丝竹共鸣,”让品茶者在格调高雅、旋律优美的古乐声中进入品茶意境。
烹煮泉水、沐霖瓯杯、观音入桥、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三龙护鼎、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鉴赏汤色、细闻幽香、品啜甘露。
道道工序,讲究、品饮、更是一幕幕值得观赏的茶艺表演。
表演性质的茶艺以舞台上的表演为主,台下观众中只有少数幸运的贵宾才能品到茶,大多数人只能观赏而不能真正的品到茶,但这类表演有利于推广茶的品饮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如何喝茶,如何喝好茶。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演性质的茶艺为茶艺的最高境界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