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谢才萍涉黑团伙案在市五中院开庭。 本报记者 张锦旗 摄
重庆晨报10月15日报道 昨天市五中院启动了非常严格的安检程序——所有进入法庭旁听的人员,都要经过三道安检关。这样的安检程序比机场安检程序更为严密,堪称我市法院有史以来最为严密的安检。
为了不影响其他案件的审理,市五中院昨天将侧门设置成了谢才萍案件旁听的专用通道,离开庭还有1个小时的时候,这个侧门已经人满为患。法警不停地打招呼:“请把旁听证和身份证拿出来,一个一个接受安检。”
只有两证齐全,才能进入第一关:安检门。和机场的安检门一样,如果身上带有枪支、刀具等管制物品及液体饮料、易燃易爆物品及强腐蚀性物品,安检门会自动报警。
进了安检门,一名法警手持体温测试仪为每一名旁听人员测体温。只要她的体温测试仪对准对准人的额头,此人的体温就会实时地显示在测试仪的显示屏上。
通过安检门后,法警会开包再次检查是否夹带了违禁物品。之后,法警会通知旁听人员:“不能带包、手机、录音录像等设备。”为此,法院还派出了专人,和免费的物品寄存处。
第二关是再次核对、登记身份证、旁听证。每一名旁听人员的个人信息,法院都要登记下来。第三关,手持便携式安检仪的法警对每个进入法庭的人员都要从上到下全身扫一遍,然后,还有法警对你的全身摸一遍,除了检查易燃易爆、刀具、化学等违禁物品,他们还重点检查录音录像设备,包括手机。
经过这三关后,旁听人员才能到达审判法庭。
代表委员受邀法庭旁听赞司法人性化
本报讯 市五中院昨日邀请15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针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在评议案件时予以考虑。
午间休庭时,受邀参加当日庭审旁听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表示,此次旁听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更加具体化。
对于当天的庭审,市人大代表、重庆律师协会副会长杨家学认为,法官始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较强的庭审驾驭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法警主动给身体虚弱的被告人提供座椅等细节也体现了司法的人性化。
法院门口 群众都说“黑恶分子该打”
群众称,市委市府打击黑恶势力,社会就更安宁了
一位78岁的老婆婆,竟然试图爬到法院的栅栏门上,以便从高处望望法院里头:“我就想看下谢才萍长着什么嘴脸。”昨天,市五中院大门口,围满了来自各区县的普通市民,对谢才萍受审,大家纷纷拍手称快:“市委市府打击黑恶势力,社会就更安宁了。”
从大渡口九宫庙专程赶到储奇门的39岁晏女士和她的丈夫,已经在法院门口站了一个下午。接近下午6点的时候,夫妻俩还没有回家的打算,他们说想再等等,希望开完庭后押走谢才萍的时候,看谢才萍长着一副什么嘴脸。
33岁的长寿人陈先生在福建打工的他,9日回重庆探亲,听说要审谢才萍,他专程一早从长寿老家赶到法院门口,一守就是大半天。
78岁的孟婆婆就住在南纪门,因为个子较矮小,围观的人又太多,孟婆婆根本看不到法院里头的情景。她好不容易挤到了法院大门边,竟试图站到栅栏门上看大门里头。
为了安全,保安制止了孟婆婆的行为。“我就想看看谢才萍长着什么嘴脸。”孟婆婆很不好意思地走到了人群边上,很小声地对记者说。
现场的群众很关注涉黑案的判决,纷纷都说“黑恶分子该打”。
据了解,从昨天早上7点开始,法院门口已经围满了群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但是,因为法庭座位有限,只有部分群众能够申请到旁听证。
这场庭审,昨天也让进出储奇门的交通比较拥挤,渝中区交警支队朝天门大队2名交警,早上7点半就站到了法院门口指挥交通,但是,因为人太多,而且有的车辆经过法院门口,还要放慢速度打望一番,使得交警忙活了一天。本报记者 肖玉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肖玉)